避孕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哪些食物含有激素一篇文章讲清楚环球健康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499151661148622&wfr=spider&for=pc

在食物中,「激素」两个字似乎具有原罪。

不管什么只要沾上「激素」,就总能引发焦虑和恐慌。

小孩子性早熟了,就总能找出「XX食物含有激素」作为罪魁祸首。

大老爷们儿担心食物中的雌激素让自己变「娘」,成天疑神疑鬼。

成年女性更加纠结了,一边儿担心雌激素不足让自己失去妩媚,一边儿又担心雌激素过多会得癌症……

是不是真真假假、恍恍惚惚搞不清?

丁当扶一扶眼镜,还是请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老师,来作个全面大盘点吧。

鸡鸭是打激素催熟的?

不用纠结。

确实有速成鸡鸭,但它们长得快的原因有三:优良的品种、精心配方的饲料、为快速生长而优化的养殖条件。

做好这几点,速成鸡只需要5~6周就可以出笼。

而大家误以为的「使用激素」,其实并不能促进鸡鸭快快长大,反而可能造成鸡鸭死亡率增加。而且,世界各国都不允许用激素来养鸡。

鳝鱼是喂避孕药催熟的?

也不用纠结。有过科学实验表明:

避孕药不仅不能让鳝鱼长得更快,反而同样会导致死亡。

那如果真有农户听信了传说去尝试,怎么办?放心,不会成为普遍现象的。

因为避孕药可不便宜,用了又没什么效果,会有多少农民一直傻傻地试呢?

奶粉、牛奶有激素,不能喝?

没错,奶粉、牛奶确实天然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

而且……母乳中也有雌激素啊,含量往往还要更高一些。

那既然母乳中都有,每个人也都喝过、也都好好地活到现在这么大了,还担心什么呢?

当然选择……不纠结呀。

蜂蜜和蜂王浆有激素?

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都认为,蜂蜜蜂王浆中「含有天然激素」,尤其是蜂王浆。

然而查阅文献会发现:报道过的激素含量,低到不可能对人体具有生理效应。

那就不需要纠结了。

蛤蟆膏、紫河车含雌激素,很滋补?

蛤蟆膏(雌蛤蟆输卵管附近的脂肪)、紫河车(人的胎盘)等,就有点特殊了,毕竟它们的产出部位不一般。

它们天然含有动物激素,含量可能是会比较多,而被一些朋友当作「滋补」之物来吃。

但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1.这些东西并没有传说中的啥啥功能

反而因为它们成分复杂,有很多不确定性和食用风险,根本没有必要去吃。

2.经过烹饪加热处理后,激素活性能留下多少?完全不清楚。

猕猴桃黄瓜草莓打了「植物激素」的药?

「植物激素」,正确的说法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说的无根水、膨大剂、催熟剂都是。

它们的「激素」作用,是只针对植物有效的。

就像花粉作为植物的精子只能让植物受精是一样的。如果它们的「激素活性」值得担心,那么女士们更应该担心去赏花的时候会不会沾上花粉而怀孕。

它们会改变蔬菜水果的生长规律,有一些果蔬在风味上不如自然成熟的,也有一些在营养组成上有细微的差别,不过在安全性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

豆腐豆浆含「植物雌激素」?

天然的「植物雌激素」或活性成分,比如大豆异黄酮和木脂素等,可以说是真正的「植物源雌激素」。

它们因为结构上像人体雌激素,所以也能够跟人体雌激素受体结合,因而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活性。不过,我们不是第一次讲了:

这种雌激素活性是有「双向调节功能」的。

如果体内的雌激素不足……

那么它们可以去跟那些「富余」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可有可无地增加一点雌激素活性。

如果体内的雌激素过多……

它们就占了雌激素的位置,也就让一部分雌激素失去了用武之地。而它们自己的活性低,总体上也就降低了雌激素过量的不良影响。

至于它们具体摄入量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目前科学家们还研究得不算全面。

如果只是正常吃饭吃到的量,「好」作用和「坏」作用都微乎其微,根本不值得纠结。

如果要额外服用它们的补充剂(或者说保健品),那么就需要谨慎了,至少寻求一下医生的指导再决定。

环境中有「类雌激素」?

值得重视一下。

所谓的「类雌激素」,是指那些跟雌激素在分子结构上没有相似性,但是可以干扰人体的激素功能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环境中,本身也是污染物。

比如塑化剂、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一些有机污染物(比如多氯联苯、二恶英)、有些洗涤用品、一些重金属(比如铅、汞、镉等)。

现实有点残忍,我们无法完全避免它们,只能尽量减少接触。

该怎么对待「激素」?

划重点啦!

1、所有「食物含激素」的传说,都不值得纠结。

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就可以了。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激素」问题,也是为了减少其他的食品安全风险。

有的朋友可能喜欢问,「你说的都是正规养殖者,你怎么知道黑心农户不用?」这是一个逻辑上无解的诘问。

如果你非要从信不过的「小商贩渠道」那儿购买,或者已经在正规渠道买了但就是信不过……那也真没啥办法了。

2.关于童性早熟,其实现在也没有找到明确的诱因,但传说中的这些扯上食物的激素,几乎不可能是原因。真正需要注意的是:

尽量减少接触环境雌激素,避免儿童肥胖的发生,有问题及时就医。

还纠结什么?快点赞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