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血栓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个吓人词汇,它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一旦堵塞血管,会使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血栓究竟是什么?又要如何预防?要想了解这些,我们要从分清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开始。
01
动脉血栓是心梗、脑梗元凶
什么是动脉血栓?
衰老、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会使血管壁受损,血脂堆积,形成斑块,使血管变窄。
如果斑块不幸发生了破裂或脱落,就会触发凝血形成一个血块,把血管彻底堵死。这种堵住动脉血管的血块就是动脉血栓。
动脉血栓常堵在哪?
●堵在心脏=心梗
心梗指的是血栓把心脏血管堵死了,导致心脏缺血坏死。
●堵在大脑=脑梗
脑梗则是颈动脉或颅内血管堵塞了,导致脑缺血,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中风。
●堵在下肢血管=下肢缺血
血栓堵在腿脚的血管,会引起下肢缺血,严重者会一起腿脚缺血坏死甚至截肢。
●心房血栓脱落→脑栓塞
心房颤动患者,经常会在心房形成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流流向全身各处,引起不同身体器官的缺血,比如上述的脑梗、下肢缺血。
02
静脉血栓是隐形杀手
什么是静脉血栓?
长时间不活动,比如长期卧床,或长时间乘坐长途交通工具等,会导致局部的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在静脉中凝成了血块,这种静脉中形成的血块就是静脉血栓。
另外一些疾病、外伤、手术,可使血管内皮受损或血压成分发生改变,也能让血液处于更容易凝固的状态,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
静脉血栓常堵在哪?
●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
一般发生在下肢的静脉血管,可出现患肢的肿胀、疼痛,在慢性期可能出现患肢的沉重、静脉曲张、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甚至形成溃疡经久不愈等。
也有不少病人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成为了隐形的隐患。
●堵在肺部=肺栓塞
下肢的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有可能随血流移动,最后堵住肺动脉,形成肺栓塞,造成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命。
03
血栓的5个预警
血栓形成初期,身体是没有感觉的,当形成90%时,便会发生血管栓塞。临床上一旦出现以下这些征象,要高度警惕,医院进行积极检查。
1、睡觉单侧流口水
特别是老人,如果睡觉的时候总是单侧出现流口水的情况,就要小心是不是因为血栓导致的了。因为血栓会导致咽腔局部肌肉功能失调。
2、胸闷胸痛、呼吸困难
很多老年人比较容易得肺血栓,而血栓在早期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的一种征兆就是胸闷胸痛。
这是因为肺血栓会导致肺部血流受到阻碍,从而使肺部的血液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胸闷的情况,严重者会导致胸痛。
除此之外,胸部血栓还会导致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导致猝死。
3、头晕目眩、语言不清
老年人在得脑血栓之前就是高血压患者,所以他们在最早的时候非常会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就是头晕目眩,尤其是经常高血压的人,如果每天出现眩晕的次数超过五次,就一定要警惕脑血栓是否会发生。
另外,脑部血栓还会导致言语不清,如果家中老人说话含糊不清,就要引起足够重视了!
4、间歇性跛行
其实出现血栓,这是因为人体的血脉流通不畅。
而如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之后,就会让人出现手脚发麻,发凉,即便是拎包也会觉得手颤抖,所以如果出现间歇性跛行,也要注意检查是否是血栓。
5、腹痛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腹痛有时候也是因为血栓,这是因为肠动脉血栓的出现。
即便生活当中,很多人可能对于常肠静脉血栓的形成不够重视,但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一旦经常性发生腹痛的症状,医院去检查,因为如果长期如此严重的话,须要进行肠道的切除手术。
血栓更容易找上哪些人?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并患者;
确诊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
老年人、孕产妇、肥胖人群;
长期吸烟者;
经常久坐不动,缺乏锻炼或常出差需要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者;
特定家族病史的人群(如某些遗传性血液疾病等);
外伤、手术后卧床,使用特定药物或治疗手段的人群(如长期服用雌激素或避孕药或化疗患者等)。
4组动作预防静脉血栓
针对于深静脉血栓,我们需要多注意活动锻炼,不要总保持一个姿势。平时空闲时间可以做一做以下几个动作,可以适当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1、踮脚尖运动
坐位,用双脚脚尖着地,以脚尖作为支点让足部向后上下移动10次~15次。
2、按摩腿肚
坐位,一只腿自然弯曲,用手轻轻按摩腿肚10次~15次,之后换脚重复。
3、勾脚尖运动
坐位,足跟着地,以足跟为支点让足部做勾脚尖的上下运动10次~15次。
4、抱膝旋转
坐位,双手固定住一只膝盖,以脚踝为支点让足部向左旋转数次,再向右旋转数次,再换脚重复做。
以上动图来源于:京医通
当然,不止是运动,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基础病的控制,也对于防血栓,尤其是动脉血栓很有意义。
预防血栓记住1个字
专家指出,事实上,静脉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所以,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1、久坐不动,最易诱发血栓
过去医学界认为,乘坐长途飞机与深静脉血栓发病关系密切,而最新研究发现,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已成为发病的一大诱因,医学专家把这种病称作“电子血栓”。
坐在电脑前90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血液流动减少50%,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
温馨提示:树立“久坐不动易患血栓”的观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是预防血栓必备方法!
2、走起来,从头到脚防血栓
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这项运动都不晚。
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从头到脚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温馨提示:每天至少快走30分钟,直到身体发热,甚至微微出汗,即可达到预防血栓,锻炼身体的目的。
小贴士:一些大家经常听到的所谓疏通血管或血管排毒的偏方和保健项目并没有科学依据。
60岁以上者建议每年体检,排查血管健康状况,必要时请血管科医生给予专业指导!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于:CCTV生活圈、京医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它是心梗、脑梗的元凶,更容易找上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