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压力时,人们会产生焦躁、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你知道吗?其实,缺乏维生素也可能导致负面情绪。此时,可考虑补充富含相应维生素的食物或药物。
在此,上海交通大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兼药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石浩强,教大家“吃”出好心情。
b族维生素
维生素b1被称为“精神性维生素”,可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更可维持神经组织的正常活动。当缺乏时,会导致沮丧、易怒、暴躁,甚至引起周围神经炎。
可适量多吃粗粮、豆类、瘦肉等食物,也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直接服用补充剂。
维生素b6参与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与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有关,而人们的情绪正是受到神经递质的调节。
当缺乏时,可能出现悲观、急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尤其是长期服用甾体类避孕药的女性,要适当补充该维生素。
可适量多吃瘦肉、香蕉、花生、牛肉等食物,也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直接服用补充剂。
维生素b12参与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维持神经鞘的脂质代谢与功能,维护神经系统的健康完整。若缺乏,可能出现反应迟钝、情绪异常。
饮食上,一般可通过动物内脏、红肉、蛋类、乳制品等加以补充。
由于b族维生素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影响,可在医师指导下,考虑使用复合维生素b,规避不良反应。
维生素c
维生素c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促进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缺乏时可导致情绪抑郁。
一般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可适量服用维生素c制剂,如维生素c泡腾片。
注意:泡腾片一定要用冷开水溶解。如果水温超过40℃,会导致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发生较大改变。
维生素d
维生素d除可促进钙的吸收,还有一定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缺乏时,可引起头痛、食欲减退、精神疲劳、情绪低落、易怒等。
建议多进行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但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会阻断阳光中的紫外线。
日常也可吃富含维生素d的奶制品等加强补充,或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相关的维生素d类制剂。
特别提醒
抽烟、饮酒、用药等因素,可影响维生素类药物的吸收。此时,应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或相应预防性补充维生素,以免出现情绪异常波动。
虽然维生素是调节情绪的“妙药”,但并非多多益善,过量服用可能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因此,补充维生素应合理、适量,建议提前咨询医生或药师。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上观号作者:徐汇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