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exels
撰文
Ziv
审校
沈梦溪
自然界中,气味对于很多动物来说很重要,它们会通过其他同类的气味判断对方是敌是友。
气味就是狗狗的“身份信息”,每只狗都有独一无二的气味,这是它们和其他狗交流的关键信息。两只狗狗见面时闻闻彼此的屁股,就能知道对方的性别、年龄、早上吃了什么、健康状况甚至心情怎样。
很多猫科动物会通过尿液标记领地,或者在领地附近一些标志物上蹭蹭皮毛,留下自己的气味。
图片来源:wiki
贝尔丁地松鼠()看上去像在亲吻,但其实它们可以通过嗅闻对方面颊气味腺传递的复杂信息了解谁是自己的亲属,甚至能在几秒内判断对方和自己的亲缘关系是不是近到不能近亲繁殖。
在人类的社交过程中,气味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细节。还记得你一开始为什么会跟自己的好朋友走到一起吗?是因为对方灿烂的笑容?还是你们有共同的爱好?或者是因为TA说了一句你深以为然的话?
(图片来源:Giphy)
其实气味在人类的社交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经常在无意识中闻自己的气味,也会在第一次认识别人时下意识闻对方的气味。
以色列神经生物学家诺姆·索贝尔(NoamSobel)的团队意识到人们之间会有气味化学信号的传递,但不知道具体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于是把目光转向了人们互相接触时最常出现的一个动作——握手。
他们发现握手之后,志愿者的手莫名其妙就跑到自己脸边上去了。为了弄清参与试验的志愿者是在闻自己的手,还是只是用手挠挠鼻子,研究人员给志愿者连接了一些测量生理数据的仪器,可以测量进入鼻子的气流。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
正常情况下,志愿者会有22%的时间把手放在自己鼻子旁边,其中一些时间鼻子的进气量会增加一倍多,这就是他们在闻自己的手。
与同性握手后,志愿者闻右手,也就是握手那只手气味的次数是握手前的两倍多,而与异性握手后,他们闻左手的次数反倒增加了。
握手后手触摸脸的空间分布变化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
索贝尔说:“我们经常认为社会化学信号更多地是在异性之间传递,但事实并非如此。同性间化学信号传递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很多女性和好友的月经周期会逐渐同步。”
和他同一团队的因芭尔·拉夫比(InbalRavreby)发现,我们会更倾向于选择跟自己气味接近的人做朋友。
她认为气味在同性非浪漫关系中非常重要,尤其在那些一拍即合、一见如故的友情中。有时我们能非常迅速地跟别人建立友谊,甚至在还没有互相了解的时候就会觉得彼此能成为好朋友,而且这种友情能持续很多年。
拉夫比挑选了20对这样的同性好友来做试验,她设计了一种“电子鼻”,可以采集志愿者衣服上的气味(原汁原味的,没有香水或者其他影响因素),然后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好友之间的化学成分明显要比随机两个人之间的更加相似。
试验中用的“电子鼻”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6]
不过产生这个结果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两个好友的气味的确本来就很相似,所以他们成了朋友,就像一开始预测的那样;另一种原因是气味相似是这两个人做朋友久了产生的结果,假如他们住得很近,又经常一起吃饭,气味越来越接近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了分清到底是不是气味一开始就决定了他们会成为朋友,拉夫比重新招募了一些志愿者,让“电子鼻”来判断谁可能会成为朋友。
这些志愿者互相都不认识,同性之间两两组合,玩“镜子游戏”——两个人相隔半米站着,其中一个人做动作,另一个人模仿。拉夫比会通过科学方法判断他们的动作一致性,还会在测试后询问志愿者有没有“一拍即合”的感觉。
在做“镜子游戏”的志愿者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6]
其中一些组合表示真的感觉彼此非常有默契,而事先通过“电子鼻”分析采集到的化学成分也显示这些人之间的相似性明显高于他们和其他人,他们玩“镜子游戏”时,动作也更加一致。
所以气味相似的人真的更有可能会成为朋友。拉夫比表示的确可能还有气味之外的其他未知因素影响着试验结果,不过她目前可以排除种族、出生国家、母语、价值观、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吸烟状况、咖啡因摄入量、慢性健康问题、惯用手、职业或者戴不戴眼镜的影响。
对于女性来说,她可以排除服用避孕药的情况、月经规不规律,以及月经周期起止时间的影响。
图片来源:giphy
在我们自己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大脑一直在暗中通过气味做出判断。也有其他研究结果显示相似的体味会诱导大脑产生相似的活动模式,而暴露在陌生体味中则会激发完全不同的大脑反应。
人类社交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在于,我们有非常精妙的语言系统,有无比复杂的思维模式,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因素决定着我们能和谁成为朋友,这就导致我们经常会忽视气味的作用,不过我们显然比自己以为的更接近其他哺乳动物。
封面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