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年底了,年是魔幻的一年,作为多事之秋,以疫情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疫情限制出行期间,很多人都用真实行动回答了“如果给你一部手机,有吃有喝,让你呆在房间里不能出门,你能呆多久?”这个经典问题,不得不说,长达一两个月的闭关,着实把人憋坏了。
同时,还有很多人说“11月份会迎来婴儿潮”,“11月出生的孩子以后会发现生日相同的同学特别多”甚至有专家对此也持乐观态度,正好能缓和一下国内生育率下降的困境,然而事实证明……大家似乎都想多了。
婴儿潮如期爽约了,11月的生育率并没有出现什么波动。
只不过,大家都在忙着工作,忙着生活,整个世界似乎都忘了这一档子事,毕竟互联网总是那么善忘。
不过“中国生育率跌破警戒线”这个热词一出现,瞬间让大家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过来,意识到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已经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中国生育率走势
生育率1.5被认为是警戒线,一旦跌入警戒线以下,就无法再恢复,犹如掉入陷阱,因此被称为“低生育陷阱”,西方发达国家对此颇有经验。
而今天,我们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却提前抢跑,步入了发达国家标准。
11月婴儿潮的失约,看似意外,实则早已埋下了伏笔:
当代人的生育理念,早已开始转变。
中国生育率降低不是个新鲜话题,在上世纪实行计划生育*策以来,国内的生育率一直在稳步下降,“只剩一个好”“少生优生”的口号着实深入人心,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
然而这个改变,似乎有些过头了。
大概在年后,生育率开始不可控地下降,为了让人口数量重新稳定下来,国家可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有些方法你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1.二胎*策
在年,二胎*策全面放开,好歹算是缓和了一下人口危机,人口出生率迎来了一次短暂的恢复,然而这个情况持续的并不久,大概在年就结束了短暂的人口红利,生育率继续下降。
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至年的生育中57%为二胎,数量上连续三年超过一胎,可以说是想生的迟早会生,不想生的催也没用。
而且,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还有一些操作也在为提高生育率打助攻:
2.离婚冷静期
面对越来越低的结婚率和越来越高的离婚率,明年即将实施离婚冷静期*策,在离婚前需要双方预约登记,然后冷静三十天,最后必须双方都同意离婚才会有效,过程相当复杂。总之,想要离婚要走这一套手续:
不过有意思的是,想结婚你只用这样:
我只想说……
可以说,国家都恨不得拿根钢筋帮你牵红线,帮年轻人稳定婚姻传宗接代。逢此只能感慨一句:啥时候国家能发对象呀?
3.彩礼限制
明年即将实施的民法典还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策,虽然并未将彩礼习俗一棒子打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男同胞们的安全感。
乍地一看还没什么,就是为了让婚姻更加自由而已,但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出台*策,细想一下,其实还是为提高生育率打助攻。
对于生育率低这件事,国外同样无比操心,日本前首相甚至将之称为“国难当头”,甚至还出现了一条*策“结婚就给60万”,然而依然解决不了问题。
毕竟,限制生育倒还成,促进生育这件事,是说成就成的吗?究竟是什么在阻止生育?
究竟是什么在阻止生育?
1.经济成本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然而实际情况是,除了房价还有水涨船高的教育资源等等,生育压力早已从一颗避孕药,变成了一整瓶避孕药。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都要都哪些花费?
怀孕-出生:生产,产检,营养,护理……加上各种手续,2-3万元少不了;
婴幼儿时期:奶粉不说用最好的,一个月至少也要多元吧,此外还有纸尿裤,早教绘本,玩具等开销,当今教育都要从宝宝抓起,自然是不能随便放养。如果期间再有生病等,花费更高。
简单计算一下,从一个小孩养到大学,需要花费超过60万,这还是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一则来自网络的计算示意图
当今社会,育儿早已不是父母一辈那么简单,能吃饱喝足健康长大足矣。被“优生优育”理念潜移默化的当今社会,孩子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点不能含糊,经济成本自然巨大。
不过,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2.精神成本
养孩子是一件极其费心神的事情,在6个月以前小宝宝必须24小时全天候看护,6-12个月随着宝宝会爬,更需要进阶版24小时看护,1岁以后宝宝会走路了,会咿呀学语,然后你就要面临2岁的叛逆期,3-4岁后令人抓狂的早教,以及各种兴趣班,家长群的亲切问候……
可以说,每位爸妈都是苦行僧,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如果其他家庭成员尽职尽责还好,能理解妈妈养孩子有多辛苦,并配合工作。而遇到一些缺乏理解的家庭,父亲撒手不管,婆婆百般刁难,很可能就要过上悲催的“丧偶式育儿”生活。
毕竟,不亲自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去,是很难想象养孩子有多费心神的。之前还有一位火遍全网的的“奶爸小强”,商议之后与妻子“交换岗位”,妻子工作,自己辞职回家带娃,每天为孩子冲奶粉,哄娃睡觉、带娃放风……还要抽出时间洗衣做饭,收拾房间,24小时无休,半夜还要顶着困意给孩子喂奶,并把生活经历拍成视频传到网上,被网友成为“别人家的老公”。
然而一年之后,他离婚了。
因为长时间的带娃生活,让这位爸爸与社会逐渐脱节,变得不修边幅,不再斗志昂扬,所谓生活的激情与多年的感情,都被柴米油盐与家庭琐事消耗殆尽,令人唏嘘。
而这一切,大部分妈妈都在经历。
无论谁来带孩子,职业规划都要受到巨大的冲击。
梦想?不存在的,只有家长里短和鸡飞狗跳。
无论你曾经想要行走江湖,还是心怀雄图霸业,有了孩子之后都得老老实实带娃,只有在深夜时才有时间对着窗外深思,自己的梦想到底什么时候丢掉了。
3.传统观念的改变
对生育来说,最义正言辞的理由自然是“养儿防老”,毕竟人总要为将来考虑。然而对当今社会来说,竞争压力巨大,社会瞬息万变,每个人都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早已意识到凡事只能靠自己,根本就没指望过靠养儿来防老。
至于“传宗接代”的观念,在当今社会似乎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公司曾经与几个同龄的同事聊过这个话题,问几个男生“如果结婚不收彩礼,但孩子要跟女方姓,你同意吗?”,本来还以为他们至少要思考一会,没想到所有人想都没想就说同意,讲得理所当然,似乎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可以说,当今社会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前行者,在背着沉重的包袱默默前行,他们不靠人只靠己,在面对生育这个至关重要的选择时,必然要驻足思考很久。
4.社会保障的不足
除了内在因素,很多社会因素也在为生育不停地制造麻烦。
例如婴儿食品的安全保障,以及各种托育项目的安全隐患等。前段时间还有一条“婴儿使用颈圈游泳窒息死亡”的新闻冲上热搜,在该婴儿游泳保健项目中,该女婴竟在父母的看护下窒息死亡,专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的缺失,让人们一度开始怀疑婴儿游泳项目的科学性与隐患。
母婴行业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缺乏足够管束,存在众多收割“智商税”的商家。在他们眼中,每对父母似乎都是绿油油的韭菜,只要打着“有助于宝宝智力发展”等口号,就能轻松掏空父母的钱包。
同时冲上热搜的,还有关于早教的热点。一句“我就是退出家长群,怎么了?”引发了无数父母的共鸣,现在的父母早已不是只关心孩子吃喝拉撒睡那么简单,更要在孩子教育上尽心尽力,要为孩子批改家庭作业,要时刻